冷冷文秘网 - www.lengleng2.com 2024年05月20日 09:33 星期一
  •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3七年级六单元知识点10篇(2023年)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3-10-11 08:54:01

    七年级六单元知识点第1篇伟大的悲剧拽zhuài:拉。坚持不懈xiè:坚决保持、维护,不松懈。战栗lì:颤抖。闻所未闻:听到从来没有听到过的。形容事物非常稀罕。徒tú劳:无益的耗费劳力。风餐露宿:形容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六单元知识点10篇,供大家参考。

    七年级六单元知识点10篇

    七年级六单元知识点 第1篇

    伟大的悲剧

    拽zhuài:拉。

    坚持不懈xiè:坚决保持、维护,不松懈。

    战栗lì:颤抖。

    闻所未闻:听到从来没有听到过的。形容事物非常稀罕。

    徒tú劳:无益的耗费劳力。

    风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夺眶kuàng而出:眼泪一下子从眼眶中涌出。形容人因极度悲伤或极度欢喜而落泪。

    精疲力竭jié: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

    闷mèn闷不乐:因有不如意的事而心里不快活。

    怏yàng怏不乐: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

    毛骨悚sǒng然:形容十分恐惧。

    扬扬得意:形容感到十分满意的样子。

    履lǚ行:实践。

    踉踉跄跄:走路不稳的样子。

    姗shān姗来迟:形容来得很晚。

    忧心忡chōng忡:忧愁的样子。

    吞噬shì:吞食。

    语无伦lún次: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

    羸léi弱:瘦弱。(赢yínɡ)

    角逐:动词,这里指竞争。

    厄运:困苦的遭遇,不幸的命运。厄,灾难、困苦。

    遗孀:某人死后,他的妻子称为某人的遗孀。孀,指寡妇。

    冰凌:凌,(多指块状或锥状的)冰。

    海市蜃shèn楼

    太空一日

    共振:两个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当一个发生振动时,引起另一个物体振动。

    负fù荷hè:承受的重量。

    千钧重负:比喻很沉重的负担。钧,古代的重量单位,合三十斤。

    俯fǔ瞰kàn:指俯视,从高处往下看。

    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无虞:不用忧虑。

    耐人寻味:意味深长,值得人仔细体会琢磨。耐,禁得起。

    带上她的眼睛

    迟钝:(感官、思想、行动等)反应慢,不灵敏。

    闲暇:闲空

    凸现:清楚地显现。

    不期而至: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

    心有灵犀:指彼此心意相通。

    七年级六单元知识点 第2篇

    《伟大的悲剧》写的是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满怀希望地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挪威人已经捷足先登,只好无奈但又十分坚毅地踏上归途,最后一个个悲壮地死去。作者茨威格饱含深情地用文学的笔法,从人类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壮精神的角度来写这一事件,读来令人感动,特别是在面对失败和死亡时斯科特等探险队员表现出的那种勇敢、坦然、镇定的精神面貌,尤为震撼人心。

    《太空一日》是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首次载人飞行的宇航员杨利伟,通过回忆记录下自己在太空中实验飞行一天的过程和感受。通过他的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一天中杨利伟的惊心动魄,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带给国人的骄傲。

    《带上她的眼睛》写的是当科学家、宇航员在探索太空的时候,科幻作家把我们的想象力带进了地球的核心。人类使用地航飞船深入地球内部进行探险,一艘地航飞船在航行中失事,下沉到地心,船上只剩下一名年轻的女领航员,她只能在封闭的地心渡过余生,这是刘慈欣获奖小说《带上她的眼睛》里演绎的故事。

    《河中石兽》是纪昀(字晓岚)的一篇文章,选自《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六《姑妄听之》。主要内容是石兽掉进了河里,因为水的冲力和石兽本身重量的原因,所以找石兽要从石兽掉落的上游去找。文章的主旨是凡事要具体考虑问题,不能想当然,每做一件事前,不要妄下结论。

    七年级六单元知识点 第3篇

    考试热点

    1、《文言文二则》一课,常以课文内容填空或翻译重点词句的形式考查。

    2、《月光曲》一课,第9自然段常以课内阅读或课文内容填空的形式考查。

    3、《京剧趣谈》一课,其主要内容和文中重点词语常以判断或解释的形式考查。

    4、第七单元习作“我的拿手好戏”,常以“第一次”“我学会了”“的滋味”“的启示”等作文形式考查习作水平。

    七年级六单元知识点 第4篇

    学习目标:

    学会描述并谈论天气

    描述正在发生的事情-----学习现在进行时的用法

    学会描述在不同的天气背景下能做什么

    表达自己对天气的喜好并说明原因

    语言功能:

    描述天气,描述正在发生的动作

    语言目标:

    How’s the weather? It’s

    How’s it going? It’s

    Is Aunt Sarah there? Yes, she

    What’s she doing? She’s

    语言结构:

    How 引导的特殊疑问句

    Yes/ No 问句及简短回答

    现在进行时的用法

    重点词汇:

    raining, sunny, cloudy, snowing, windy, cold, hot, cool, warm, humid, cooking, playing, watching, studying

    学习策略与思维技巧:言语配合,调用已知信息

    多元智能:人际交往,逻辑表述,肢体表达能力

    课后复习资料

    一.短语:

    1 take photos/ pictures照像

    2 take photos/ pictures of sb/ sth给某人或某物照相

    3 have a good time\have fun\have a great tame 玩得愉快

    4 work for sb / sth为某人工作 Eg: Yuan Yuan works for CCTV’s Around The World show

    5 on vacation度假 Eg: There are many people here on

    6 some…others…一些…另外一些… one…the others…一个…另一个…(两者之间)

    Eg: There are many students in the Some are writing, others are

    7 put on 穿上(动作)wear 穿着(状态) Eg: Tom is putting on his coat

    8 on the beach在沙滩上 Eg: Tom and his family are playing on the beach at this

    9 this group of people这一群人

    in this heat

    二.重点句型

    is the weather? 天气怎么样?In the 在下雨。

    are you doing? 你正在做什么?I"m watching 我在看电视。

    are they doing? 他们在做什么?They are 他们在学习。

    is he doing? 他在做什么?He is playing basketball . 他在打篮球。

    is she doing ? 她在做什么?She is cooking . 她在做饭。

    三.重难点解析

    1、 询问天气情况的句式:(横线内容可替换)

    ① How is the weather in Beijing? (How is the weather today?)

    ②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Beijing? (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2、 回答上面问题的句式:

    ①It’s + (形容词) Eg: It’s

    3 、How’s it going (with you)? ① Not ② Great! ③ Terrible! ④ Pretty

    4、 Thank you for joining CCTV’s Around The Word

    5、 I am surprised they can play in this

    6、 Everyone is having a good

    7、 People are wearing hats and

    ① wear 指穿衣服的状态。

    ② put on 指穿衣服的动作。Please put on your old clothes

    四.谈论天气的日常用语

    It’s 今天是晴天/雨天/阴天。

    Lovely weather, isn’t it? 天气真好,是吗?

    It looks like 看起来要下雨。

    It’s raining cats and 正是瓢泼大雨。

    It seems to be cleaning 天似乎要转晴。

    It’s blowing 风刮得很大。

    It’s snowing 正在下大雪。

    The snow won’t last 雪不会持续太久。

    It’s very 雾很大。

    The fog is beginning to 正在收雾。

    It’s thundering and 雷电交加。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今天天气怎么样?

    What’s the weather report for tomorrow? 天气预报明天怎么样?

    It’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weather 这和天气预报相差很大。

    It’s rather 天气变化无常。

    What’s the temperature? 温度是多少?

    It’s two below 零下二度。

    The temperature has dropped a lot 今天温度低多了。

    七年级六单元知识点 第5篇

    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哉(zāi) 轴(zhóu)

    (2)难写的字

    巍:注意右下“鬼”字头部是“丿”,竖弯钩里是“厶”。

    曝:左窄右宽,注意右下是“氺”。

    (3)多音字

    汤 好 曲 弹 仆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谱写 著名 皮鞋 钢琴 幽静 断断续续

    茅屋 琴声 烛光 失明 纯熟 清幽 琴键

    霎时 景象 照耀 陶醉

    (2)近义词

    幽静~宁静 清秀~秀丽 陌生~生疏

    纯熟~熟练 恬静~安静 陶醉~沉醉

    著名~有名 霎时~瞬时 照耀~照射

    微弱~柔弱 断断续续~陆陆续续

    波涛汹涌~波浪滔天 驰骋~奔驰 尴尬~难堪

    虚拟~虚构 制服~治服 无穷无尽~应有尽有

    风雨不透~密不透风 不可开交~不亦乐乎

    约定俗成~相沿成习

    (3)反义词

    幽静→喧闹 微弱→强烈 陌生→熟悉

    纯熟→生疏 陶醉→苏醒 断断续续→连续不断

    波涛汹涌→水平如镜 漂亮→丑陋 鲜明→模糊

    虚拟→真实 传统→现代 奇特→普通

    高妙→低俗 动态→静态 保留→舍弃

    (4)词语归类

    ①AABB式词语:断断续续

    类似的词语:高高兴兴 快快乐乐 安安全全

    ②ABAC式词语:无穷无尽

    类似的词语:自生自灭 一生一世 无声无息

    ③描写风雨的词语:风雨不透

    类似的词语:风调雨顺 狂风暴雨 风雨大作

    ④描写波浪的词语:波涛汹涌

    类似的词语:碧波荡漾 波光粼粼 惊涛骇浪

    ⑤含有“然”字的词语:戛然而止

    类似的词语:蔚然成风 嫣然一笑 井然有序

    ⑥量词:

    一首钢琴曲 一根马鞭 一套方法

    ⑦动词:

    谱写乐曲 凸显气概

    ⑧修饰词:

    幽静的小路 断断续续的钢琴声 微弱的烛光

    清幽的月光 微波粼粼的海面 雪亮的浪花

    恬静的脸 美妙的琴声 优美的姿态

    ⑨描写艺术高超精湛的成语:

    笔走龙蛇 笔精墨妙 蚕头燕尾 龙飞凤舞 登峰造极

    七年级六单元知识点 第6篇

    《海底两万里》导读

    (一)内容简介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作品,书中主要讲述了生物学家阿龙纳斯随“诺第留斯号”潜水艇船长尼摩及两位同伴一起周游海底的故事。

    故事并不复杂,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的故事。1866年,当时海上发现了一只被断定为独角鲸的大怪物,阿龙纳斯接受邀请参加追捕,在追捕过程中不幸落水,掉到怪物的脊背上。其实这怪物并非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艇。潜水艇是船长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洋发电。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做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进入地中海、大西洋,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又经历了搁浅、土著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最后,当潜水艇到达挪威海岸时,阿龙纳斯不辞而别,回到了他的家乡。

    在《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是个不明国籍的神秘人物。他在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这艘潜水艇不仅异常坚固,而且结构巧妙,能够利用海洋资源来提供能源。他们依靠海洋中的各种动植物来生活。尼摩船长对战俘倒也优待,只是为了保守自己的秘密,他不允许他们离开。阿龙纳斯一行人别无选择,只能跟着潜水艇周游各大洋。

    在旅途中,阿龙纳斯一行人遇到了无数美景,同时也经历了许多惊险奇遇,例如: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他们的船搁浅了,遇到当地土著人的攻击,尼摩船长用他连接在金属梯子上的闪电挡住土著人进入“诺第留斯号”;在印度洋的采珠场,他们和鲨鱼展开过搏斗,捕鲸手尼德·兰手刃了一条凶恶的巨鲨;在南极,他们被困在厚厚的冰下,船上极度缺氧,但船上所有人轮流用工具和开水把底部厚10米的冰层砸薄,用潜艇的重量压碎冰块,逃到大海;在大西洋,“诺第留斯号”被章鱼所困扰,他们拿斧头和章鱼展开肉搏战,一名船员不幸惨死;在北大西洋,“诺第留斯号”遇到一艘英国驱逐舰(这艘驱逐舰的国籍在原文中并未说明,在《神秘岛》中才说明是英国的)的炮轰,除那三位俘虏外,所有船员个个义愤填膺,用“诺第留斯号”的冲角把驱逐舰击沉。他们眼中的海底,时而景色优美、令人陶醉,时而险象丛生、千钧一发。通过一系列奇怪的事情,阿龙纳斯终于了解到神秘的尼摩船长仍与大陆保持联系,用海底沉船里的千百万金银来支援陆地上人们的正义斗争。

    航行线路: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南极海域—大西洋—北冰洋。

    (二)片段赏析

    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事件

    在漫长的旅行中,险恶的环境不时袭来。

    大海呀,流动的水面呀,这时在我们眼前看来完全不像了。对着“诺第留斯号”的冲角,展开一片崎岖不平的广大平原,夹杂了混乱不清的大冰群,再加上那种乱七八糟、凌乱无序的景象,就像在解冻前不久的时候,河面所显出来的一样,不过面积是十分巨大罢了。到处都有峭削的尖峰,像直升到二百英尺高的细针,远一点,削成尖峰的一连串悬崖,带着灰白的色泽,像一面一面的大镜,反映出一些半浸在云雾中的阳光。其次,在这凄绝荒凉的自然界中,是那野得可怕的寂静,就是那海燕和海鸭的振翅声也没有能把它打破。一切都冰冻了,连声音也冰冻了。所以,“诺第留斯号”就在冰场中间停止了它的冒险行动。

    (选自下部第十三章《冰山》)

    赏析:“诺第留斯号”沿着西经55度行驶,在南极海域地区遇到了冰山的阻隔。“混乱不清的大冰群”“峭削的尖峰”“连声音也冰冻了”,对所有以前的航海家来说,冰山是不可超越的障碍。尼摩船长经过观察决定从海底潜行,到达南极后再利用“诺第留斯号”厉害的冲角,沿对角线的方向向冰层直冲上去从而脱险,并登上南极大陆。故事情节是这样的曲折紧张,瞬息万变即可改变人物的命运。其他诸如海底狩猎,探访海底的亚特兰蒂斯废墟,打捞西班牙沉船的财宝,目睹珊瑚王国的葬礼,与大蜘蛛、鲨鱼、章鱼搏斗,反击土著人的围攻等等同样写得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诗情画意的美妙境界,丰富的海洋知识

    林间空地寸草不生;丛生的灌木枝条既不攀缘匍匐,也不弯腰下垂。所有植物的枝叶全都垂直向上。每一根细茎,每一条叶带,无论多细多薄,都像铁杆一样挺拔向上。墨角藻和藤本植物,受其生长环境——海水密度的影响,都好像是沿着挺拔的垂线蓬勃向上地生长。而且,它们矗立在那里纹丝不动,我用手将它们扳开;过后,它们又迅速恢复原状。这里是垂直王国。

    …………

    我注意到,这里植物界的所有产物与土壤只有很肤浅的联系。它们没有根系,只要是固体,不管是沙、贝壳、介壳或卵石,都可以支撑它们。它们不需要它们提供营养,只求有个支撑点。这些植物自生自灭,其生命的源泉就是那支撑和滋养它们的海水。它们大都不长叶子,而是奇形怪状的叶带,色彩也不丰富,只有玫瑰红、胭脂红、青绿、暗绿、浅黄、灰褐等颜色。

    (选自上部第十七章《海底森林》)

    赏析:在描绘海底森林的自然景观时,作者着力表现其“最美丽”和奇异的特点。那里是“垂直”王国,“所有植物的枝叶全都垂直向上”“没有根系”“不长叶子”,完全不同于人们所见到的陆地植物的生长状况。另外,海底还有千奇百怪的生物,同样引人入胜。比如“蝇鱼”“囊虫鱼”等众多鱼类,还有文中其他部分描绘的“漂亮的海獭”“美丽的信天翁”、令人毛骨悚然的“角鲨”等等。作者描绘这样一个美妙的境界,令人感到好奇和新鲜。小说所描绘的海底世界是世人完全陌生的世界,作者丰富的海洋知识可见一斑。

    《基地》导读

    阿西莫夫一生总共写了七大册的基地故事,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深远的,当然是核心部分的“基地三部曲”:《基地》《基地与帝国》以及《第二基地》。不过阿西莫夫生前常常偷笑,说当初虽有明确的故事架构,却并未刻意写成什么三部曲,而是以连载方式一篇篇发表在科幻杂志上。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正式出书,三部曲的架构才首度出现。

    “基地三部曲”篇幅巨大,可能除了三十年代早期的史密斯外,在阿西莫夫之前尚无人敢问津这样的鸿篇巨著。刊登在三十年代流行杂志上的史密斯的“水晶体人”系列也是以短篇小说形式创作的,但阿西莫夫的这部作品远超过了它。

    俄裔美籍犹太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1920-1992)是本世纪科幻文坛的超级大师,也是举世闻名的全能通俗作家。著作逾身的阿西莫夫无所不写,但不论他自己或全世界的忠实读者,衷心挚爱的仍是他的科幻小说,尤其是他经营了半个世纪的科幻史诗“基地”。

    长达七巨册的“基地”系列包括四五十年代的“基地三部曲”,以及阿西莫夫晚年撰写的两本前传与两本续集。依照故事的先后顺序,完整的书目如下:前传《基地前奏》《迈向基地》;三部曲《基地》《基地与帝国》《第二基地》;续集《基地边缘》《基地与地球》。其中三部曲由九个中、短篇组成,《迈向基地》包括四个中篇(由于阿西莫夫遽然辞世,计划中的第五篇成了短短数页的跋),其他三册则是真正的长篇巨著。

    “基地”系列的灵感最初来自《罗马帝国衰亡史》,因此在故事架构中,气数已尽的银河帝国占有很重的分量。这一类的时空背景,如今早已成为科幻小说的重要原型。

    “心理史学”是这部史诗的中心奇幻因素,而贯穿其间最重要的一个人物,自然就是“心理史学”宗师、“基地之父”哈里·谢顿。在三部曲中,谢顿已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传奇人物,因此作者晚年特地以他为主角,用两本前传详尽刻画谢顿的一生,以及“心理史学”与“基地”的创建经过。耐人寻味的是,阿西莫夫晚年似乎愈来愈认同这个笔下人物,而他也的确与谢顿一样,对人类文明有着高瞻远瞩、悲天悯人的关怀。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正是大师胸怀的最佳写照。

    博学多闻、博览群书的阿西莫夫博士从不闭门造车,笔下的科学幻想多少都有原型。例如“心理史学”便是“气体运动论”(物理学)、“群众心理学”(心理学)、“历史决定论”与“群体动力论”(历史学)的综合体;而刺激“基地”不断茁壮成长的“谢顿危机”,则取材自历史哲学家汤恩比的“挑战与回应”理论。

    由于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过于复杂,人类又具有自由意志,因此个人行为绝对无法预测。然而当众多个体集合成群时,却又会显现某些规律,正如同在巨观尺度下,气体必定遵循统计方法所导出的定律。阿西莫夫将这些事实推广,借着笔下不世出的天才谢顿,让“心理史学”发展到出神入化之境,成为一门探索未来世界巨观动向的深奥科学。

    透过“心理史学”的灵视,谢顿预见了人类悲惨的未来:国势如日中天的银河帝国正一步步走向灭亡,整个银河将要经历三万年蛮荒、悲惨的无政府状态,另一个大一统的“第二帝国”才会出现。

    倘若上述发展丝毫无法改变,既然一切皆已注定,也就没什么戏剧性可言。故事之所以引人入胜,在于谢顿进一步发现,虽然阻止帝国崩溃为时已晚,但若想要缩短这段漫长的过渡期,在当时则尚有可为。于是谢顿开始了力挽狂澜、扭转乾坤的努力,试图将三万年的动荡岁月缩减为一千年。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穷尽后半生的精力,设立了两个科学家的据点:第一基地(简称“基地”,由物理科学家组成)与第二基地(隐身在银河舞台幕后,由“心理史学”家组成)。

    两个基地的位置经过特别计算,分别设在“银河中两个遥相对峙的端点”(光是这句语带玄机的话,便衍生出《第二基地》这本书)。此后一千年间,许多预设的历史事件将一环扣一环发生,以促使一个更强大、更稳固、更良善的第二帝国早日实现。“基地”系列的主线,便是第一基地如何克服一个接一个的周期性危机,激发出无穷无尽的潜力;第二基地又如何暗中相助,以逐步实现为期千年的谢顿计划。

    不过,“奇正相生”正是大师的拿手好戏。在既定的情节中,他总有办法再写出变奏,令读者忍不住感叹人算不如天算。三部曲的变奏之一,是无端出现一个具有强大精神力量的异种人“骡”,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席卷整个银河;变奏之二,则是在“骡乱”成为历史之后,两个基地间竟发生了阋墙之战!

    三部曲结束于第二变奏告一段落之处,留下了一个开放式结局。三十年后,在全世界科幻迷的千呼万唤之下,阿西莫夫重拾“基地”系列,所写的续集便是第三变奏。

    这一变奏令人拍案叫绝,甚至连谢顿计划都为之颠覆!却也唯有经由这最后变奏,“基地”与“机器人”(阿西莫夫另一重要科幻系列,包括四个长篇与三十几个短篇)才得以遥相呼应,两大系列方能融铸成浑然一体,化为一部俯仰两万载、纵横十万光年的银河未来史。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导读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Hallows)是英国女作家J·K·罗琳创作的长篇小说,是魔幻小说《哈利·波特》系列的第七本,也是系列的最后一本。

    小说主要讲述了十七岁的哈利本应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继续最后一年的学业,但为了完成已故魔法学校前任校长邓布利多留给他消灭伏地魔的任务,哈利和好友面对伏地魔及其追随者食死徒的围追堵截,隐形遁迹、历经艰险,最终销毁多个魂器并战胜伏地魔,取得魔法世界伟大胜利的故事。

    故事从还有四天,哈利就要迎来自己十七岁的生日,成为一名真正的魔法师开始。然而,他不得不提前离开女贞路 4号,永远离开这个他曾经生活了将近十七年的地方。

    凤凰社的成员精心谋划了秘密转移哈利的计划,以防哈利遭到伏地魔及其追随者食死徒的袭击。然而,可怕的意外还是发生了。

    与此同时,卷土重来的伏地魔已经染指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占领了魔法部,控制了半个魔法界,形势急转直下。

    哈利在罗恩、赫敏的陪伴下,不得不逃亡在外,隐形遁迹。为了完成校长邓布利多的遗命,一直在暗中寻机销毁伏地魔魂器的哈利,意外地获悉如果他们能够拥有传说中的三件死亡圣器,伏地魔将必死无疑。但是,伏地魔也早已开始了寻找长老魔杖的行动,并派出众多食死徒,布下天罗地网追捕哈利。

    哈利与伏地魔在魔法学校的禁林中相遇了,哈利倒在伏地魔抢先到手的一件致命的圣器之下。

    然而,伏地魔未能如愿以偿,魂器不可能战胜纯正的灵魂。哈利赢得了这场殊死较量的最终胜利。

    哈利·波特虽然差点身亡,但最后神奇地死而复生,还和好朋友罗恩的妹妹金妮结婚生子,而之前传出最可能会死亡的罗恩和赫敏也逃过一劫,还幸福地走上红毯。所有的秘密都已揭晓。19年后,哈利和金妮有三个孩子,赫敏和罗恩也结婚生子。两家人重聚九又四分之三站台,送孩子们去霍格沃茨。

    整部书中哈利都在奋力完成他的朋友和导师邓布利多临终前交付给他的使命。哈利一直在竭尽全力按照邓布利多的要求去做,但是完成这项使命的最大困难不是它的危险或神秘性,而是哈利疑惑于邓布利多是否真正关心过他。当哈利得知,邓布利多的母亲和妹妹与他的父母埋葬在同一个地方,他奇怪为什么邓布利多没有告诉过他。当他不知道该如何继续的时候,他不明白邓布利多为什么没有将他完成使命所需要的信息告诉他。当哈利不断面对丽塔·斯基特所写的居心叵测的传记时,他甚至开始怀疑邓布利多是否值得他爱戴和尊重。在整个故事中,哈利是否应该信任邓布利多的内心斗争与寻找并摧毁剩下魂器的战斗一样重要。

    哈利的故事表明,对死者的爱之所以艰难是因为很难相信他们是爱你的。他们不能再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也不能再表达他们的爱,所以很容易陷入他们就这样离去了,不再关心或者爱护任何人的想法之中。哈利在去探望自己父母墓地的路上就被这种感觉所占据。

    他来到高锥克山谷是因为他想要找到一些与自己的父母及邓布利多相关的线索,但是整个行程只让他觉得他们已经永远地离开了,不能再听他倾诉,给他答复了。

    然而这本书里传达的关于离世的亲友的启示是非常乐观的。摘自威廉·佩恩的那段引语说,“朋友是不会被死亡分隔的”,尽管哈利直到故事结尾处才理解了这个真谛。当哈利最后平复了对于邓布利多不关爱他的担忧时,他在心里收获了一个邓布利多——他头脑中想象的邓布利多——他如此生动真实,几乎就是真的。直到那时,哈利才重新体味到自己对于邓布利多的爱。

    唯一有能力设计筹谋打败伏地魔的只有邓布利多,因为只有他拥有可以推断出伏地魔的所作所为并且找到解决办法的智慧和知识。但是,邓布利多知道这项艰巨的任务只有在他死后才能完成。不仅是哈利、罗恩和赫敏,斯内普、卢平、穆迪还有凤凰社的所有成员都必须在邓布利多死后仍然忠于自己的职守,实践他的设想。在邓布利多死后仍然坚守他交代的使命对于哈利来说并不容易,对于其他人来说也是如此。

    然而,邓布利多不是唯一一个需要生者的忠诚和爱的死者。斯内普是邓布利多忠实的追随者,但是他的忠诚和勇敢却真实体现在他对莉莉·波特忠诚的信念上——在他所爱的女人死后仍然忠于她。家养小精灵多比为了把哈利和他的朋友们从马尔福庄园救出而牺牲了,埋葬多比的过程帮助哈利更好地认清了自己的使命。多比的死毫无疑问:它是因为帮助哈利而被贝拉特里克斯杀害,死在哈利的怀中的,哈利所能做的只有怀着对它的崇敬和追思,并且努力延续这份思念。这段经历使哈利迅速理清对于邓布利多的矛盾情感,使他想起曾经对死去的朋友许下的承诺,他必须兑现这个承诺。

    该书多次涉及“主宰死亡”这一主题。哈利父母墓碑上写着“最后需要战胜的敌人就是死亡”,暗示哈利:伏地魔和食死徒的最大野心就是要主宰死亡。通常认为,死亡圣器是指能使人拥有主宰死亡之力的东西。这个词用意含糊,且根据上下文的不同也有所改变。伏地魔真正想要的,也就是圣物集合在一起所赐予的,即长生不老——永远都不会死。可以杀死他人是主宰死亡的另一种方式,就像长老魔杖和阿瓦达索命咒的绿光所展示的那样。还有另外一种战胜死亡的方式就是使所爱的死者复生,就像死亡圣器故事中的二哥所做的那样,就像邓布利多试图要做的那样,就像哈利自己渴望做的那样。事实上,唯一真正主宰死亡的办法是永远敬爱、信任那些死去的人。

    七年级六单元知识点 第7篇

    佳句积累

    1、比喻句

    (1)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这句话把微云比作轻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微云轻薄的特点。

    (2)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这句话把琴声比作巍巍泰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伯牙琴艺的高超以及钟子期对音乐的精通。

    2、精彩句

    (1)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这段话用生动形象的描写,写了皮鞋匠仿佛看到的美丽景象,从侧面反映了贝多芬弹奏的钢琴曲的内容。

    (2)双方正在对打,激烈到简直是风雨不透,台下看的人非常紧张,一个个大气不敢出,都把眼睛睁得大大的,唯恐在一眨眼间,谁就把对方给“杀”了。然而也怪,就在双方打得不可开交之际,那紧张而又整齐的锣鼓声忽然一停,人物的动作也戛然而止——双方脸对着脸,眼睛对着眼睛,兵器对着兵器,一切都像被某种定身术给制服了!

    这段话用生动形象的描写,写了京剧演员在舞台上从表演到亮相的具体过程,体现了京剧舞台艺术独特的魅力。

    标点符号是考试中的一个常考考点,常见的考查形式有:

    (1)写出句中的破折号、省略号、引号的作用。

    (2)选出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选项。

    七年级六单元知识点 第8篇

    一、词组

    Around The World 世界各地

    On vacation 度假

    Take photos 拍照

    On the beach 在海边

    a group of people 一群人

    play beach volleyball 打沙滩排球

    be surprised 惊讶的

    be surprised at 对某人或某人感到惊讶

    in this heat 在酷暑中

    be relaxed 放松

    have a good time 玩得很痛快

    in different kind of weather 在不同的天气里

    Thank sb for(doing)sth由于(做)某事而感谢某人

    How’s it going? 近况如何

    Some…others…一些…另一些…

    Look 看起来像。。。

    二、句型/日常交际用语

    (1)-How’s the weather(+地点)? –It’s raining?

    (2)-What’s the weather like?—It’s ’s cold and

    (3)-How’s it going? –

    (4)Thanks you for joining CCTV’s Around The World show?

    (5)-Is Aunt Wang there? –Yes,she is/No,she isn’t

    Unit 7 What dose he look like?

    一、词组

    look like 看起来像

    curly /short/straight/long hair 卷/短/直发

    medium height/build 中等高度/身体

    a little bit 一点儿…

    a pop singer 一位流行歌手

    play的用法。

    wear glasses 戴眼镜

    have a new look 呈现新面貌

    go shopping 去购物

    the captain of the basketball team 篮球队队长

    Nobody knows me 没有人认识我

    二、句型

    1) --What does he look like?

    --He’s really has short

    2) --She has beautiful,long black

    3) --I don’t think he’s so great .

    4) --What do you look like? I’m ’m

    5) --What do they look like?-

    --They are medium

    6) --She never stops

    --Stop doing(sth)表示停止正在干的事.

    如:He stop listening

    --stop to do (sth)表示停下来去做某事

    如:He stops to

    7)I can go shopping and nobody knows

    Unit 8 I’d like some

    词组

    would like 想要

    a large/medium/small bowl 大碗/中碗/小碗

    what size 什么尺寸

    orange juice 桔汁

    green tea 绿茶

    phone number 电话号码

    as well as 而且

    what kind of 表示….的种类

    a kind of 一种…

    some kind of 许多种…

    a bowl of rice 一碗米饭

    a bottle fo orange juice 一瓶桔子汁

    three oranges 三个桔子(可数)

    a bottle fo orange j 一瓶桔子汁(不可数)

    some chicken 一些鸡肉(不可数)

    three chickens 三只小鸡(可数)

    二\句型

    1)What kind of … would you like? 你想要…?

    EG:--What kind of noodles would you like?

    --Beef and tomato

    2)We have lare ,medium,and small

    3)I like dumplings,I don’t lkee

    三\日常交际用语

    (1)—Can I help you?

    --I’d like some

    (2)--what kind of noodles would you like?

    --I’d like mutton and potato

    ( 3)—Would you like a cup fo green tea?

    --Yes,,thanks

    would like后面还可以跟不定式.即:

    A:would like to 想要做某事.

    He would like to see you

    B:would like 想要某人做某事

    What would you like me to

    一、词组

    do one’s homework 做某人的家庭作业

    如:do my homework 做我的家庭作业

    play +运动或棋类

    如:play soccer 踢足球 play chess 下棋

    play +乐器 如:play the guitar 弹吉他

    go to the movies 去看电影

    do some reading 阅读

    study for the (math) test 准备(数学)考试

    stay at home 呆家里

    go to summer camp 去夏令营

    go to the mountains 去爬山

    visit sb 拜访某人

    go shopping 去购物

    last month 上个月

    three days ago 三天前

    yesterday 昨天

    look for 寻找

    go for a walk 散步

    in the morning/afternoon/evening 在早上/在下午/在晚上

    play computer games 玩电脑游戏

    It was time to do sth 该。。。的时候了

    二、句型

    (1)I visited my aunt last

    (2)-- How was your weekend?

    --It was

    (3)—It was time to go

    三、日常交际用语

    (1)—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On Saturday morning,I played

    (2)—How was your weekend?

    --It was went to the

    一般过去时态

    一般过去时态表示过去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动词通常用一般过去式来表示,除动词be的过去式was/were有人称变化,其他都没人称的变化.

    过去式的构成

    (1) 一般情况下在动词词尾加如:

    stay—stayed help—helped visit-visited

    (2) 词尾是e的动词加

    如:like—liked live—lived

    (3) 以一个元音字母加一个辅音结尾的重读闭章节应双写该辅音字母,再加如:

    stop—stopped plan—planned

    (4) 以辅音字母+y结尾的动词,要将y改为i再加如: study—studied worry—worried

    (5) 不规则动词的过去

    am/is—was are—were have-had

    go—went find—found do—did see-saw

    Unit 10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一、词组

    ptetty good 相当好;不错

    in the conner 在角落

    kind of boring 有点无聊

    be lost 迷路

    feel happy 感到高兴

    be fun 很有趣

    on vacation 在度假

    Central Park 中央公园

    the Great Wall 长城

    the Palace Museum 故宫

    Tian’an Men Square _广场

    二、句型

    (1)—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I went to the

    (2)—How was the weather?

    --It was hot and

    (3)--It was kind of boring

    (4)—That made me feel very

    (5)--We had great fun playing in the

    --have great fun doing sth表示“愉快地做某事”,“做某事很有趣”

    (6)I helped him find his made me feel very

    help (to)帮助某人做某事(to可省)

    make 使某人做某事

    let

    Let me help you carry(搬动)

    (7)I found a small boy crying in the

    find 发现某人正在做某事。

    find 发现某人做某事(整个过程)


    七年级六单元知识点 第9篇

    (一)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译文:浩渺寒江之上弥漫着迷蒙的烟雾,皓月的清辉洒在白色沙渚之上。入夜,我将小舟泊在秦淮河畔,临近酒家。金陵歌女似乎不知何为亡国之恨、黍离之悲,竟依然在对岸吟唱着淫靡之曲《玉树后庭花》。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于六代兴亡之地的感叹中,寓含忧念现世之情怀。

    这首诗在语言运用方面也颇见工夫。首句写景,“烟”“水”“月”“沙”由两个“笼”字联系起来,融合成一幅朦胧清冷的水色夜景,渲染气氛,朦胧中透出忧凉。次句点题,并以“近酒家”的丰富内涵启动思古之幽情。秦淮一带在六朝时是著名的游乐场所,酒家林立。因此昔日那种歌舞游宴的无尽繁华实已包含在诗人此时的思绪之中。后两句由一曲《玉树后庭花》引发无限感慨,“不知”抒发了诗人对“商女”的愤慨,也间接讽刺了不以国事为重、纸醉金迷的达官贵人,即醉生梦死的统治者。“犹唱”二字将历史、现实巧妙地联为一体,伤时之痛委婉深沉。清代评论家沈德潜推崇此诗为“绝唱”,一个“犹”字透露出作者批判之意、忧虑之情。管世铭甚至称其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诗人深夜泊舟秦淮河畔,隔江传来商女《玉树后庭花》的歌声,听着这亡国之音,不禁激起时代兴衰之感。后两句对只知征歌征舞、买笑逐欢,而不以历史为鉴的统治者,给以深深的谴责。本诗情景交融,朦胧的景色与诗人心中淡淡的哀愁和谐统一。

    这是一首触景生情之作,通过写夜泊秦淮的所见所闻,揭露了晚唐统治者沉溺声色、醉生梦死的腐朽生活。秦淮河两岸是六朝时的繁华之地,是权贵富豪、墨客骚人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场所。诗人夜泊秦淮,在茫茫沙月、迷蒙烟水中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不禁触景生情,顿生家国兴亡之思,将对历史的咏叹与对现实的思考紧密结合,从陈的荒淫亡国联想到江河日下的晚唐命运。全诗寓情于景,意境悲凉,感情深沉含蓄,语言精当锤炼,故沈德潜称之为“绝唱”。

    容易出现的错别字:沙(纱)

    (二)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译文:汉文帝求贤,宣示召见被贬臣子。贾谊的才能确实高明,无人能及。只是空谈半夜,令人扼腕叹息。汉文帝尽问鬼神之事,只字不提国事民生。

    赏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这两句纯粹从正面着笔,丝毫不露贬意。特标“求”“访”,仿佛热烈颂扬汉文帝求贤意愿之切、之殷,待贤态度之诚、之谦。“求贤”而至“访逐臣”,更可见其网罗贤才已达到“野无遗贤”的程度。次句隐括汉文帝对贾谊的推服赞叹之词。“才调”,兼包才能风调,与“更无伦”的赞叹配合,侧面烘托出贾谊少年才俊、议论风发、华彩照人的精神风貌,诗的形象感和咏叹的情调也就自然地显示出来。这两句,由“求”而“访”而赞,层层递进,表现了汉文帝对贾谊的推服、器重。如果不看下文,几乎会误认为这是一篇圣主求贤颂。

    第三句承转交错,是全诗枢纽。承,即所谓“夜半前席”,把汉文帝当时那种虚心垂询、凝神倾听,以至于“不自知膝之前于席”的情状描绘得惟妙惟肖,使历史陈迹变成了充满生活气息、鲜明可触的画面。这种善于选取典型细节,善于“从小物寄慨”的艺术手法,正是李商隐咏史诗的过人之处。通过这个生动的细节的渲染,才把由“求”而“访”而赞的那架“重贤”的云梯升到了最高处;而转,也就在这高潮中开始。不过,它并不露筋突骨,硬转逆折,而是用咏叹之笔轻轻拨转——在“夜半虚前席”前加上“可怜”两字。“可怜”,即可惜。不用感情色彩强烈的“可悲”“可叹”一类词语,只说“可怜”,一方面是为末句——一篇之警策预留余地;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这里貌似轻描淡写的“可怜”,比剑拔弩张的“可悲”“可叹”更为含蓄,更耐人寻味。仿佛给汉文帝留有余地,其实却隐含着冷隽的嘲讽,可谓似轻而实重。“可怜”与“虚”连用,增强语气,虽只轻轻一点,却使读者对汉文帝“夜半前席”的重贤姿态从根本上产生了怀疑,可谓举重而若轻。诗人引而不发,并未点出其原因,给读者留下了悬念,诗也就显出跌宕波折的情致,而不是一泻无余。这一句承转交错的艺术处理,精炼自然,浑然无迹。

    末句紧承“可怜”与“虚”,射出直中鹄心的一箭——不问苍生问鬼神。郑重求贤,虚心垂询,推重叹服,乃至“夜半前席”,不是为了询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的本原问题!这究竟是什么样的求贤,对贤者又究竟意味着什么啊!诗人仍只点破而不说尽——通过“问”与“不问”的对照,让读者自己对此得出应有的结论。辞锋极犀利,讽刺极辛辣,感概极深沉,却又极抑扬吞吐之妙。由于前几句围绕“重贤”逐步升级,节节上扬,第三句又盘马弯弓,引而不发,末句由强烈对照而形成的贬抑便显得特别有力。这正是通常所谓的“抬得高,摔得重”(也就是反跌手法)。整首诗在正反、扬抑、轻重、隐显、承转等方面的艺术处理上,都蕴含着艺术的辩证法,而其新警含蕴、唱叹有情的艺术风格也就通过这一系列成功的艺术处理,逐步显示出来。

    (三)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正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译文: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这句话骗得前来爬山的人空欢喜一场。当你进入到崇山峻岭的深处以后,你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立刻将你阻拦。

    赏析:本诗朴实平易,生动形象,表现力强,一个“错”字突出表现了“行人”被“赚”后的失落神态。“放”“拦”等词语的运用,赋予了“万山”以人的思想、人的性格,使“万山”活了起来。

    第一句当头喝起,“莫言下岭便无难”,这是一个富于包孕的诗句。它包含了下岭前艰难攀登的整个上山过程,以及对所经历困难的种.种感受。正因为上山艰难,人们便往往把下山看得容易和轻松。开头一句,正像是对这种普遍心理所发的棒喝。“莫言”二字,像是自诫,又像是提醒别人,耐人寻味。

    第二句补足首句,“赚得行人错喜欢”,“赚”字富于幽默风趣。行人心目中下岭的容易,与它实际上的艰难形成鲜明对比,因此说“赚”——行人是被自己对下岭的主观想象骗了。诗人在这里点出而不说破,给读者留下悬念,使下两句的出现更引人注目。

    三、四两句承接“错喜欢”,对第二句留下的悬念进行解释。本来,上山过程中要攀登多少道山岭,下山过程中也会相应遇到多少道山岭。山本无知,“一山放出一山拦”的形容却把山变成了有生命、有灵性的东西。它仿佛给行人布置了一个迷魂阵,设置了层层叠叠的圈套。而行人的种.种心情——意外、惊诧、厌烦,直至恍然大悟,也都在这一“拦”一“放”的重复中体现出来了。

    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做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的成功所陶醉。

    容易出现的错别字:拦(栏)

    (四)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译文:梅子黄时,家家都被笼罩在雨中;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

    时已过午夜,已约请好的客人还没有来,诗人(赵师秀)无聊地轻敲棋子,震落了点油灯的灯芯结出的灯花。

    赏析:前两句交代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黄梅”“雨”“池塘”“蛙”,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雨声不断,蛙声一片。读来使人如身临其境,仿佛细雨就在身边飘,蛙声就在耳边响。这看似表现得很“热闹”的环境,实际上诗人要反衬出它的“寂静”。

    后两句点出了人物和事情。诗人耐心又有几分焦急地等着,没事可干,只好“闲敲棋子”,静静地看着闪闪的灯花。第三句“有约不来过夜半”,用“有约”点出了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等待时间之久,本来期待的是约客的叩门声,但听到的却只是一阵阵的雨声和蛙声,比照之下更显示出诗人焦躁的心情。第四句“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诗人约客久候不到,灯芯很长,诗人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黑白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这种姿态貌似闲逸,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

    全诗通过对诗人所处的环境及“闲敲棋子”这一动作细节的渲染,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也写出约客未至的一种怅惘心情,可谓形神兼备。全诗生活气息较浓,又摆脱了雕琢之习,清丽可诵。

    容易出现的错别字:蛙(洼)


    七年级六单元知识点 第10篇

    (一)课文字词详解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①临②河干(gān),③山门④圮(pǐ)⑤于河,二石兽⑥并沉⑦焉。

    ①临:靠近。②河干:河岸。③山门:佛寺的外门。④圮:倒塌。⑤于:到。⑥并:一起。⑦焉:相当于“于之”,在那里。

    ①阅十②余③岁,僧④募金重修,⑤求二石兽于水中,⑥竟不可得,⑦以为顺流⑧下矣。

    ①阅:经过,经历。②余:多。③岁:年。④募金:募集资金。⑤求:寻找。⑥竟:终了,最后。⑦以为:认为。⑧下:动词,流到下游。

    ①棹(zhào)数小舟,②曳(yè)铁钯(pá),寻十余里无③迹。

    ①棹:划(船)。②曳:拖。③迹:踪迹。

    一①讲学家②设帐寺中,闻之笑曰:“③尔辈不能④究⑤物理。⑥是非木杮(fèi),

    ①讲学家:讲学的人。②设帐:设馆教书。③尔辈:你们这些人。④究:研究、探求。⑤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⑥是非:这不是。

    ①岂能②为③暴涨④携之⑤去?乃⑥石性坚重,沙性松浮,⑦湮(yā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①岂:怎么,哪里。②为:被。③暴涨:暴涨的大水。④携:带。⑤去:离开。⑥石性坚重: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⑦湮:埋没。

    沿河求之,不亦①颠乎?”众②服③为④确论。

    ①颠:精神失常,后来写作“癫”。②服:信服。③为:认为。④确论:正确的言论。

    一老①河兵闻之,又笑曰:“②凡河中失石,当求之③于上流。④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①河兵:巡河、护河的士兵。②凡:表示范围,所有的。③于:到。④盖:表示议论的句首语气词。

    水不能冲石,其①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②啮(niè)沙为③坎穴。渐④激渐深,至石之半,

    ①反激之力:河水撞击石头返回的冲击力。②啮:咬,这里是侵蚀、冲刷的意思。③坎穴:坑洞。④激:冲。

    石必①倒掷坎穴中。②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③已,④遂⑤反⑥溯流逆上矣。

    ①倒掷:倾倒掉入。②如是:像这样。③已:停止。④遂:于是。⑤反:反而。⑥溯流:逆流。

    求之下流,①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②如其言,③果得于数里外。

    ①固:本来。②如:按照。③果:果然。

    ①然则天下之事,②但知③其一,不知④其二者多矣,可⑤据理⑥臆(yì)断⑦欤(yú)?

    ①然则:既然这样,那么。②但:只。③其一:表面现象。④其二:根本道理。⑤据理:根据某个道理。⑥臆断:主观地判断。⑦欤:吗。

    (二)重点句子翻译

    尔辈不能究物理。

    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暴涨的大水带走呢?

    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石兽)埋没在沙层上,越沉越深罢了。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顺着河流(即下游)寻找石兽,不是很疯狂吗?

    众服为确论。

    大家很信服,认为是正确的言论。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击(石前的)沙子,形成坑洞。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疯狂;在原地深处寻找它,不是更疯狂吗?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其中根本道理的有很多啊,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三)课文分析

    比较文中的寺僧、讲学家、老河兵寻找石兽的位置、理由及结果。

    人物

    寻找的位置

    理由

    结果

    寺僧

    求之下流

    以为顺流下矣

    寻十余里无迹

    讲学家

    求之地中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众服为确论,

    但没找到

    老河兵

    求之上流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如其言,

    果得于数里外

    比较三人各自的性格特征。

    寺僧:“阅十余岁”“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说明寺僧毅力坚定而经验不足。

    讲学家:一知半解而好为人师,自视清高而骄傲自满,轻视他人。

    老河兵:有实际经验,沾沾自喜。

    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而寺僧与讲学家都错了呢?

    寺僧:只考虑了流水,没有考虑石兽、泥沙的关系。

    讲学家: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

    老河兵: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告诉人们凡事要全面具体分析,不可主观臆断。

    原句: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解释: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作出推想,而要根据实践情况作出判断。

    试分析讲学家与老河兵“笑”的含义。

    讲学家的“笑”,是嘲笑“顺流而下”去寻找石兽的做法,说明讲学家自以为是,空有理论,是可笑的。

    老河兵的“笑”,是嘲笑讲学家的认识错误,众人糊涂,轻信讲学家的说法,说明老河兵阅历深广,有实践经验。

    老河兵比讲学家高明的原因是什么?

    根据实践经验,联系水流、泥沙与石兽三者关系综合判断,得出结论。

    推荐访问:知识点 七年级 单元 七年级六单元知识点10篇 七年级六单元知识点(汇总10篇) 七年级第六单元知识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