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冷文秘网 - www.lengleng2.com 2024年05月19日 06:37 星期日
  •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教案设计 >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5篇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4-01-30 10:00:03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教学目标]一、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学会筛选信息,抓重点、抓关键。三、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5篇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篇1

    [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学会筛选信息,抓重点、抓关键。

    三、了解侧面表现和借景抒情手法的运用,认识“印象式报道”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一、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了解侧面表现和借景抒情手法的运用,认识“印象式报道”的特点。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新闻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通过看报、听广播、看电视获取信息,了解社会。怎么才能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呢?下面,我先来检测一下同学们。请打开课本第41页,用30秒的时间浏览这则新闻,回答以下问题:1、奥斯维辛在哪里?布热金卡在哪里?2、人们访问了哪些地方?

    二、背景知识

    1、奥斯维辛是波兰南方的一个城市,距华沙120英里,地处被称为摩拉维安门的山口的东头,周围是一片沼泽地。布热金卡在奥斯维辛城外几英里的地方。这是新闻的背景材料,可在3—5段里寻找。(插入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背景资料)在奥斯维辛城附近,建有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最大的集中营,奥斯维辛集中营被称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最大的“杀人工厂”。它建于1940年4月,存在的3年半时间内,曾囚禁过24个国家的民众和战俘,共有约400万人在此被杀害。1945年,德军为消灭罪证,炸毁了它,现在人们参观的是经修复后建成的博物馆。

    2、人们依次参观了毒气室、焚尸炉、牢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这可以在7—15段里寻找。这部分叙述人们访问奥斯维辛博物馆的过程。

    抓取信息一般看标题和导语部分,进一步在主体里寻找。这是从新闻结构上着眼。重要的信息是新闻事实,阅读新闻时还要分清新闻事实和背景材料,而新闻材料除了上述两类外,还包括作者的主观评价,因此重要信息多在陈述部分,要分清陈述和评价。这是从新闻材料着眼。这是获取信息的一般方法,对大部分新闻适用。但是,并不是所有新闻的主观评价都与事实截然分离的。下面,请同学们划出表达作者评价的语句。

    三、课文赏析

    (以学生划出的语句引导学生认识这篇新闻的特点)这篇新闻最大的特点是写作者的主观感受。这些感受包括所见所闻所感,而且并没有通过直抒胸臆的方式抒情,但却让人感受到情感波澜的暗涌。请同学们找出最让你印象深刻的句子,仔细体会,说说句子的内涵。

    (归纳学生看法,引导他们品句)

    1、“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几个儿童在追逐游戏。”如此美好、和平的景象,作者为什么觉得可怕?如果这种景象出现在维也纳的多瑙河旁,只会锦上添花。可怕的。不是景象本身,而是布热金卡出现了这种景象,布热金卡的历史与此太不相配了,这才有了第二段的四个“不该”。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与它最相配的景象。两种不相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作者因此感到“可怕”。无一句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同时在开头给读者造成情感上的震撼和心理上莫名的压抑。

    2、“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纳粹的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3、第十三段:被囚禁的人们表情木然、姑娘的微笑

    木然:被困难、苦难折磨而产生麻木的表情。(插入资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一扇高墙上写着:“来到这里只有劳动,不能有任何别的设想。不想劳动者可以自己触动电网。”集中营的头头在囚犯到来的当天就对他们说明白:“……集中营进得来,出不去,除非从焚尸炉的烟囱里爬出去。”)“木然”及对姑娘的描写揭露了法西斯对美好的摧残以及作者的愤恨之情,暗示人们应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

    (总结以上片段的写作手法)作者没有直抒胸臆,而是通过一些饶有意味的场景曲折表达感情,使意味深长,这就是借景抒情的手法。这种手法的运用或许能为同学们的写作提供一些启发。

    4、(请划出描写参观者的相关语句)“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他们表情茫然”“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参观者庆幸他没有打开门进去”“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7——15段,作者跟随着参观者的脚步,通过外显反应表现参观者的内心感受。(让学生针对相关描写畅所欲言,想象参观者的心理活动)

    (重点讲解议论句“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作祷告,或者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杀人者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忏悔自己的罪行的,无辜的人们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

    (总结以上片段的写作手法)通过参观者的动作、神态,侧面表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和纳粹的残暴。

    四、写作特点

    1、文字简练、朴实。(一般新闻的特点)

    2、视角独特。从“平静”中找到新闻。在平淡的事实中,作者感受到平静之下的风暴,那就是每一个参观者心中的感情波澜。他们都受到了震撼,从而更加热爱和平自由。这是善与恶的对立。因此,作者没有直接描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景象,而是转而关注人的感受。这一类新闻有别于纯客观报道人和事的新闻,被称为“印象性报道”。

    3、多用否定句:使具有统一的风格。标题就是一个否定句,在文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出现在背景材料后(即6段),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文说“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很多次了”,所以没有什么新闻,但作者仍感到非写不可,表现了记者的良心,交代了写作此文的原因和心境。第二次出现在结尾,呼应前文,突出主题。

    五、讨论

    这篇新闻的语言富于表现力。思考:最后一段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是对纳粹罪恶的愤怒谴责,还是对和平自由的希望?还是两者兼有?(学生之间互相讨论,选代表发言)

    六、总结

    作者通过借景抒情和侧面表现的手法传达了参观者们的内心感情,表达了对纳粹暴行的愤怒和对自由和平的向往。

    七、布置作业

    1、找一则消息,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写一句话新闻。注明新闻的。

    2、完成课后练习四的第二小题。

    板书

    新闻事实

    一、新闻材料 背景材料

    作者的主观评价

    二、 片段1

    片段2 借景抒情

    片段3 (7——15段) 动作、神态描写 侧面表现 恐怖 残暴

    三、写作特点:

    1、文字简练、朴实。

    2、视角独特。

    3、多用否定句。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篇2

    教学目标:

    一、明章法抓取有效信息,理清文章思路,赏析写作技巧

    二、悟情感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体悟作品的现时意义

    三、学方法通过对文本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赏析文本的一些方法

    教学重点:

    学方法即学习文本,通常需要解决三个问题: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

    教学难点:

    质疑探究即“为什么这样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课前,布置学生预习预习材料,见“附录”)

    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2、预习情况检查:

    文本中多次写到“奥斯维辛”下列对“奥斯维辛”概念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奥斯维辛大约有12000名居民,距华沙120英里

    ②从那时起,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

    ③现在,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都是很安静的地方,人们再也听不到受难者的喊叫了

    A.①②③,都不同

    B.①②同,③不同

    C.①③同,②不同

    D.①②③,都相同

    答案A

    二、明章法

    之一:讨论——全文共16个自然段,依次写了哪些内容?

    教学意图:

    (1)训练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语言概括能力;

    (2)通过内容梳理,熟悉文本内容;为教学“怎样写的”做好铺垫

    教学流程:

    1、依次写了哪些内容?

    所见——客观事实

    所思——主观感受

    现时的(布热金卡)阳光明媚温暖,白杨起舞,儿童嬉戏是一场噩梦,应该是没有阳光、百花凋谢的人间地狱

    每天都有人来旅游,布热金卡是旅游中心杀人工厂的一部分;目睹历史,向死难者致敬历史的毒气室,焚尸炉(毒气室,焚尸炉的);

    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特别恐怖、终生难忘;玻璃窗内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

    不由自主停下脚步,浑身发抖女囚牢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不育试验室庆幸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他会羞红了脸。

    遇难者纪念墙

    引人注目、发人深省

    执行绞刑的地下室

    窒息现时的(奥斯维辛)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孩子们在游戏

    2、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奥斯维辛的所见所思

    之二:是怎么写的(用了哪些写作方法)?

    教学意图:了解、借鉴本文的写作方法

    (这是一个相对宽泛的问题,学生可以答出许多“点”综合学生的思考,梳理出共性的“作法”,便于学生借鉴)

    教学流程:

    1、教师抛出问题,由学生自由回答;

    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小结

    选取典型细节(典型场景、典型事件)

    首尾呼应

    历史和现实对比

    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结合

    叙事和抒情(议论、说理)相结合

    之三: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教学意图:了解本文的写作特色

    教学流程:就写作方法,逐一交流大体在以下内容上,达成共识:

    内容摘录

    写作手法

    为什么这样写(目的)

    首段: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尾段: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

    首尾呼应

    可以使全文结构缜密,同时,又强调了主题思想,可以使主旨升华

    (1)导游也无须多说,他们只消用手指一指就够了

    (2)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3)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

    选取典型细节

    (典型场景、典型事件)

    以点代面,窥一斑而知全豹

    细节,常被称作“新闻的细胞”、“通讯的血肉”要想形象、真实、可信地表现人物,就让细节说话

    今天的奥斯维辛

    历史中的奥斯维辛

    历史和现实对比

    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观照的眼光穿越古今在对比中,主题得到强化

    侧面烘托: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正面描写:奥斯维辛集中营司令官罗道夫·弗兰斯·费尔南德·霍斯在被处决前也写了回忆录,详细介绍了这里进行的集体屠杀和用人体作的各种试验波兰人说,共有400万人死在那里

    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结合

    两者结合,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叙事和抒情(议论、说理)相结合

    使文章内容融入了鲜明的立场,能使文章的主旨得以彰显

    三、质疑探究——读出自己的见解

    教学意图:(在学习中,基本解决了三个问题: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但这只是一般层面的阅读,文本的阅读,还有着更为丰富的内容)深入研究文本,探讨文章疑难,力求将文本读深、读透

    教学流程:用问题,带着学生“咬筋”

    问题一:文章题目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文章反复写到“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的东西可供报道”请问:这篇文章,究竟是不是“新闻”?

    问题二:“每一个参观者都感到有一个地方对他说来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难忘的地方,有二:一是“毒气室”,另一个是在毒气室和焚尸炉的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是为什么?(“雏菊花在怒放”,为什么会使参观者“特别恐怖、终身难忘”?)

    问题三:“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问题四:“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揣摩“心情”和“使命感”的具体内涵

    四、小结(板书内容):

    阅读文本的一般思路

    读 懂: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

    读 深:深入文本,读出字里行间的意味;

    读出个性:对一些问题,合理的提出自己的看法!

    五、课后练习

    阅读下列文字,请以“为了母亲的微笑,我要……”做开头文字,写一段话

    中国有没有“奥斯威辛”?

    抗战爆发前的哈尔滨和长春就有两支日本秘密部队,它们在抗战时的秘密番号是第731部队和第100部队在他们眼里,活人就是解剖台上的木头、笼子里的小白鼠,他们需要研究的就是如何高效、快捷地用细菌来消灭冒着热气的人体。

    从1938年2月到1943年8月,日军还对被称作大后方的重庆发起了218次空袭,据不完全统计,他们共出动飞机9513架次,投弹21593枚,炸死市民11889人,炸伤14100人,炸毁房屋17608幢。

    南京大屠杀,制造了30万冤魂!除此之外,还有遍布各地的慰安所可以这样说,中国的每一块土地都有流淌着鲜血的伤口。

    统计学永远是无情的,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掩埋着无数个不为后人所知的悲痛故事可以这样说,纳粹把奥斯威辛变成集中营,日军则把整个中国都变成“奥斯威辛”

    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课前预习

    一、关于“奥斯维辛”:

    奥斯威辛是波兰南部的一个小镇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在这里设立了它最大的集中营——奥斯维辛集中营,面积达40平方公里,包括3个集中营:奥斯威辛主营、布热金卡营、莫诺维策营1940年到1945年,大约有400万人在这里惨遭杀害

    1940年4月,开始建造

    1945年初,纳粹德国为消灭罪证,他们炸毁了这些大规模杀人装置

    1945年1月,苏联红军解放了奥斯维辛

    1947年7月2日,波兰政府把奥斯维辛集中营改为殉难者纪念馆

    1979年,奥斯维辛集中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这篇消息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1958年8月31日发表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

    这是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的仇杀希特勒杀犹太人是有计划的,而且是长远的计划,当时欧洲的犹太人有1100万名,德国人进入波兰后,建造的铁路比一般宽10公分(这样只有纳粹的火车能开到),开始骗犹太人说要在奥斯维辛建造一个类似耶路撒冷的犹太人居留区,犹太人信以为真,收拾家当上了火车,走上死亡之路

    当火车开到集中营时,犹太人在月台被分成两堆:一堆是暂时留下干活的,另一堆则是要被处死的,而要马上送去处死的犹太人,都被骗去洗澡,然后送到毒气室毒死,被杀害的犹太人,从头发到身上油脂都被当成物资利用,尸体烧完后就当作肥料,头发编制成地毯……

    在二次大战时,德国是个物资缺乏的国家,犹太人穿过的皮鞋被送到德国再循环,头发做成的地毯供军人使用

    1945年1月,当苏联红军解放奥斯维辛集中营时,他们在这里发现了7000公斤头发,35万件女装,4万双男鞋和5000双女鞋

    二、相关分析材料(选自《教师教学用书》)

    本文是一篇新闻消息,而作者却说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这是不是矛盾的呢?布热津卡“太阳和煦、明亮,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长势喜人,在门前不远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嬉笑、打闹”这是一个明朗、欢乐的场景,而作者却觉得是“一场噩梦”,“最令人毛骨悚然”,有悖于常理的感受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复杂情感?作者要报道臭名昭著的纳粹集中营,却没有用大量笔墨具体描绘集中营的建筑、布局、设施、刑具,而是更多地写参观者的表现,这样写能否传递出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准确信息?文章篇幅简短,却有许多这样耐人寻思的问题有待我们去解读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消息报道一般由导语、主体、事件结果三部分组成,并不强调现场感知和大段叙事,尤其不需要富于文学色彩的描写本文也是一则新闻消息,但它更像一篇通讯,在客观记述事实的基础上有适当的描写,渗透着作者的感受,富有文采的语言使文章生动形象,给人具体而深刻的印象

    三、课前思考:

    本文写了哪些内容?

    作者是怎样写这些内容的?(文章的写法)

    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继续了解新闻的一般特点,学习运用对比的手法及细节描写来表情达意。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

    3、了解纳粹的历史罪恶,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教学重点

    揣摩、理解意蕴丰富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发现作品中极具新闻价值的“反差”,挖掘本则新闻的意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让我们来听听来自奥斯维辛、题为《蝴蝶》的诗——

    那一只,就是上次那一只,

    那么丰富、明亮、耀眼的黄色,

    或许,那是太阳金色的泪水

    滴在白色的石头上……

    那样、那样的一种金黄

    轻盈得翩然直上。

    它离去了,我相信,这是因为

    它自己要告别这个世界。

    我在这里住了七个星期,

    被囚禁在这个集中营。

    可我已经发现,这里有我喜爱的东西。

    蒲公英在招呼着我

    还有院子里开着白花的栗树枝条。

    只是,我再也没见到另一只蝴蝶。

    那只蝴蝶,是最后的一只。

    蝴蝶不住在这里,

    不住在集中营。

    这首诗的作者,生于布拉格的巴维尔弗里德曼,在21岁时被遣送到奥斯维辛集中营。两年之后,他被毒气室夺去了生命。

    找不到更多关于他的记录,年轻的巴维尔只是死亡于此的上百万犹太人中的一个。

    那个年代被太多的毁灭和死亡充斥,我们唯一相信的真实,是那座人间地域里散发着的腐臭气息,和那些年幼年轻年老的写满恐惧的眼睛。

    今天,就让我们随着美国记者罗森塔尔,进入这座恐怖的人间地狱。

    二、奥斯维辛介绍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修建的1000多座集中营中最大的一座。由于有上百万人在这里被德国法西斯杀害,它又被称为“死亡工厂”。德国法西斯在集中营内设立了用活人进行“医学试验”的专门“病房”和实验室,还建有4个大规模杀人的毒气“浴室”及储尸窖和焚尸炉。1944年,这里每天要焚烧约6000具尸体。残暴的法西斯分子甚至在焚尸前敲掉受害者的金牙,剥下纹身人的皮肤做灯罩,并剪下女人的长发编织成地毯,被杀害的多是犹太人。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纯客观报道的原则,着眼于感人的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让我们牢记历史教训,珍爱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2、结构

    导语(1~3段)——背景(4~5段)——主体(6~14段)——结语(15段)

    四、再读课文,研讨问题

    1、为什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者还要去报道?

    这句话的意思使奥斯维辛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是没有什么新闻可供报道了,但另一方面,即使没有新闻,作者还是要写,因为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奥斯维辛虽然是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但每一个参观者进来了都只有一个感受,那就是震惊和窒息,驱使作者必须为它写一点东西,以祭奠亡灵,揭露罪恶。

    2、文章一开始描述了奥斯维辛现在的情景: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的景象。可是为什么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景象”“像一场噩梦”?

    景象固然美好,却与这里的历史不相配。这里曾经是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地发现,这个该被历史永远诅咒的地方,竟然有着这么和平美好的景象,作者一时无法接受,所以感到可怕。作者无一字控诉,可是由此所体现出的强烈愤懑的感情,让读者感到无比压抑。

    3、如何理解: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句话?

    可以理解为作者的一种讽刺任纳粹党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或许是一种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可见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4、写作手法:作者报道集中营,为什么用更多的笔墨写参观者的表现?与直接写展览本身相比,这样写所特有的表现力在哪里?

    此文与我们平时看到的新闻报道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在文章中的参与程度不同。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记者自己的情感和判断,只是用事实本身说话;另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见所感。我们平时读报纸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种或第二种情况,主要还是一种纯客观叙述为主的写法;而本文不同,把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内容来写,是一种纯主观性的报道,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的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更能感染读者。

    写参观者的表现是侧面描写,它对写奥斯威辛的状况有衬托作用。毫无疑问,奥斯威辛集中营,在许多经历了那段历史的人的心中,就是“恐怖”的代名词了。无需具体介绍集中营中那些粘满无辜者鲜血的刑具怎样令人望而战栗,单是参观者所不由自主地显现出的表情、举止以及惊叹,就足以使读者的精神震撼了!

    四、阅读拓展

    观看影片《辛德勒名单》

    五、作业

    以《把伤痛刻在心中》为题写一段文字。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篇4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教材地位】

    此文被安排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第四单元,该单元系新闻和报告文学单元。此文与《别了,“不列颠尼亚”》可组合在一起,使高一学生感受悟新闻追踪时代的特有价值,了解新闻中记者的感情渗透其中,以揭示新闻事件的意义的写法。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搜集奥斯微辛的相关资料;学会分析新闻中的记者的感受情倾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使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设计思想】

    实现新课标下三维教学目标;提升学生思考的层次,结合当前时代,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罪恶提升到对德国纳粹、日本法西斯的罪恶,激起理性思考。

    【教学重点】

    罗森塔尔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的内心的感受,表达自己的鲜明感情;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

    【教学设想】

    让学生自主寻找纳粹罪恶的史料,充分利用学生的课程资源生成新的课程资源;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来理解记者在新闻事件中的作用。

    【教学对象】

    重点中学高一学生。

    【学生分析】

    这些高一的学生他们有自己收集资料并分析的能力;能够也愿意表自己的感受与思想,能与同学们合作交流;关心时代发展,洋溢着青年学子的朝气。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①使学生课前通过图书馆或电脑等搜集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图片等资料,并准备小组交流发言。

    ②对“新闻的客观性”课前自己思考,积累感受。

    【教学过程】

    一。 交流对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认识,自然营造对纳粹愤怒氛围。

    1.先让同学们分组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资料,谈谈看法。之后,请两组代表到讲台上向全班出示最让小组震撼的一张图片,并阐述理由。

    2.让小组派代表来简要阐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罪恶。

    3.让学生一起默读课文,来感悟该新闻写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罪恶。(此时气氛沉静而严肃)

    二。引导学生通过此文独特的新闻视角认知其控诉价值(整体感悟新闻内容)

    1.引导学生探索该新闻的视角

    ①新闻与一般的文章的显著差别点是什么?

    师生间会明确为及时敏锐地捕捉新的事件并加以客观地传达。

    ②本新闻有没有写道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的事件呢?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学生探究而知,本新闻并没有写道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的事件。此可从题目“奥斯维辛没有新闻”及文中“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等可以看出。

    ③那么本新闻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参观者沿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参观

    ④作为一名敏感记者,为什么要写一些不能称为新闻事件的事情呢?他的题目《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是否违背了新闻当敏锐地反映最新事件的原则呢?让我们每个人都静静地想一想。

    注意:此问题不要让学生回答,而是在静默中沉思。

    三。对新闻中记者所蕴含的感情的感悟

    1.我们会发现,作为一名新闻记者,罗森塔尔的眼光敏锐地追寻着参观者的行动与神态。

    我们一起来读从P50页“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起至结束,哪些是客观的描述,哪些又写出了参观者内心的感受呢?(各举一例)

    2.请一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请同学对该生的朗读作简要点评,既加深对新闻传达出的感情的感受,又利于学生间互动交流。

    3.师生一起探究新闻中对参观者行为、神态的客观性描述,及反映他们内心感受的句子或词语。

    参观者行为、神态的客观性描述,如“还有一些参观者注视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用的。”而“恐惧万分”等词直接显示了参观者内心的恐惧。

    4.“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同学们,你们说这位可爱的姑娘会在想些什么呢?

    (老师表情较为严肃,特意留下一点时间空白)这个问题我们想留在课外,让我们用笔来表达,就算是表达对一个像鲜花一样生命的姑娘的追念吧。

    5.为什么对于参观者来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参观者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为什么要用“恳求”一词呢?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感受用语言或动作表达出来。

    6.新闻报道中,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物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

    请比较《奥斯维辛没有新闻》与《别了,“不列颠亚”》在此的不同。

    7.作为新闻,我们分明能看到记者的感情也蕴含其中,除了在参观者的行为、神态及他们无法抑制的内心中,我们还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记者的情感?

    学生会找寻一些语句并加以探究罗森塔尔所蕴含的情感。

    例如: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波娑起舞。”

    预设:学生体味:“最可怕”等词,作者用反语,景象固然美好,但布热金卡因为曾经是人间地狱,只有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能与之相称。作者表达出自己内心无比的愤懑,让读者感到沉重的压抑。

    “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记: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预设:两种事物形成强烈反差,是讽刺,纳粹的残暴,终不可绝灭生命;是控诉,美好的生命被活生生地毁灭。

    四。师生共同总结

    1.为什么要多次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预设:一批批的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都会看到同样的东西,得到同样的感受,那样震惊,那样窒息,那样愤怒。

    2.既如此,为什么还要写下这样的新闻呢?

    预设:“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出于一种使用命感,对死难者的悼念,对纳粹的愤恨。

    3.为什么这篇并没有写下什么新闻的报道会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为新闻史上的佳作呢?

    教师组织提升: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定,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

    五。引导学生思想深化。

    在奥斯维辛,纳粹的暴行[]使400万人的生命被罪恶地夺去。1947年7月2日,波兰议会通过一项法案,将集中营原址辟为殉难者纪念馆,并在其周围划定一个默哀区。1970年,奥斯维辛集中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让我们再次注观着自己搜集的图片,为在此不幸遇难的生命默哀。(沉默一分钟)

    这样的悲剧属于整个人类,我们应共同面对这样的耻辱,这样的罪恶。我们也同样不会忘记中华民族在日本法西斯的强盗行径下遭受的苦难。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今天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记住这样的历史。下面是两篇新闻稿《奥斯维辛委员会集会,施罗德强调德国应负责》(见附件1)和《日媒体对奥斯维辛报道独特,轻描淡写错误历史》(见附件2),你会有何感想。

    六。作业(两选一)

    1.“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这位可爱的姑娘会在想些什么呢?展开你的联想,写一段文字,字数不限。

    2.看了《奥斯维辛委员会集会,施罗德强调德国应负责》和《日媒体对奥斯维辛报道独特,轻描淡写错误历史》两篇新闻后,请课外自己再补充材料,谈谈对此的看法。

    【教学后记】

    学生学习后,能领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者打破新闻写作的框框限制,把自己的感情寄寓其中的写法。在合作交流中,学生被共同营造的氛围深深感染。通过课前查阅资料,学生首先从感性上体会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罪恶。通过比较阅读《奥斯维辛委员会集会,施罗德强调德国应负责》和《日媒体对奥斯维辛报道独特,轻描淡写错误历史》,并深入查阅资料,又从理性上对纳粹和法西斯的罪恶有了深刻的认识,并对当今时代有了认识,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篇5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学会筛选信息,抓重点、抓关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

    2、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教学重点】

    罗森塔尔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的内心的感受,表达自己的鲜明感情;

    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教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背景知识介绍

    奥斯威辛是波兰南部一个只有4万多居民的小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在这里设立了它最大的集中营,这个小镇因此闻名于世。当年纳粹奥斯威辛集中营管理局控制的地区面积达40平方公里,包括3个集中营:奥斯威辛主营、布热津卡营、莫诺维策营。

    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0年4月)于波兰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曾关押多国的平民、战俘、政治犯,被称为最大的“杀人工厂”。每天都有许多人被运送到这里作为实验品或是屠杀(以犹太人居多),然后被投进焚尸炉焚毁,简直惨绝人寰!

    1945年1月,苏联红军解放了奥斯维辛,当时获救的人不足7000,几乎每人都瘦弱不堪,表情呆滞,甚至精神失常。这里简直就是一座“人间地狱”,一个犹太人永远的“噩梦”。

    1947年7月2日,波兰会议通过一项法案,将原址辟为殉难纪念馆,并在周围划定一个默哀区,以此纪念在灾难中不幸死去的无辜者。1979年,奥斯维辛集中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二、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的标题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者为什么说没有新闻呢?既然没有新闻,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这篇文章呢?请用文中的原文回答。

    明确:奥斯维辛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没有什么新闻可以报道了。“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这里访问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2.本文主要是以参观者的行踪路线来展开的,请同学描绘出行踪路线。

    明确:人们依次参观了毒气室、焚尸炉、牢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这可以在7到15段里寻找。这部分叙述人们访问奥斯维辛博物馆的过程。

    四、研习课文

    1、请同学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自然段,并回答问题:文章说布热金卡“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作者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为什么?难道作者不喜欢这一切?

    明确:结合下文可知,作者用的是反语。因为景象固然美好,却与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布热金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象。然而作者踏进集中营,却吃惊地发现两种不相称的东西叠合在一起,因此“可怕”。作者虽无直接控诉,却强烈地表达出了自己的愤懑,让读者感到一种沉重感。

    2.这篇文章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没有直接写法西斯是如何残暴。而是通过参观者的反应和感受来写法西斯的滔天罪行。本文中有许多地方描写了人们参观时的表情以及动作变化,请同学们在书上勾画出来,然后请一位同学说出自己的结果。并说说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

    “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

    “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这时,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

    “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明确:人们的感情变化,从侧面证明了集中营的恐怖,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象的,纳粹法西斯的暴行惨绝人寰,令人发指。

    3.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描写人们看见东西呢?请同学们找出其中的细节描写,并说明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侧面烘托,正是作者高明之处,这也是许多佳作常用之法。

    细节描写往往会成为事情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一篇佳作往往离不开一些细节描写,本文也不例外,有些细节描写耐人寻味,如:“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4.句子赏析:“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明确: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纳粹的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5.句子赏析: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明确:作祷告,或者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杀人着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忏悔自己的罪行的,无辜的人们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

    6.第十三段:被囚禁的人们表情木然、姑娘的微笑

    木然:被困难、苦难折磨而产生麻木的表情。

    (教师补充: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一扇高墙上写着:“来到这里只有劳动,不能有任何别的设想。不想劳动者可以自己触动电网。”集中营的头头在囚犯到来的当天就对他们说明白:“……集中营进得来,出不去,除非从焚尸炉的烟囱里爬出去。”)

    “木然”及对姑娘的描写揭露了法西斯对美好的摧残以及作者的愤恨之情,暗示人们应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

    五、归纳写作特点

    1、文字简练、朴实。(一般新闻的特点)

    2、视角独特。从“平静”中找到新闻。在平淡的事实中,作者感受到平静之下的风暴,那就是每一个参观者心中的感情波澜。他们都受到了震撼,从而更加热爱和平自由。这是善与恶的对立。因此,作者没有直接描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景象,而是转而关注人的感受。这一类新闻有别于纯客观报道人和事的新闻,被称为“印象性报道”。

    3、多用否定句:使文章具有统一的风格。标题就是一个否定句,在文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出现在背景材料后(即6段),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文说“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很多次了”,所以没有什么新闻,但作者仍感到非写不可,表现了记者的良心,交代了写作此文的原因和心境。第二次出现在结尾,呼应前文,突出主题。

    六、师生共同总结

    1.为什么要多次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明确:一批批的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都会看到同样的东西,得到同样的感受,那样震惊,那样窒息,那样愤怒。

    2.既如此,为什么还要写下这样的新闻呢?

    明确:“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出于一种使用命感,对死难者的悼念,对纳粹的愤恨。

    (记者的使命,使得作者不得不写下该文。作者参观后觉得不应该让奥斯维辛曾经发生过的惨案成为旧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可引起世人的警戒。通过文章,作者希望我们牢记灾难,铭记历史。因为忘记苦难就是新的苦难的开始。)

    3.为什么这篇并没有写下什么新闻的报道会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为新闻史上的佳作呢?

    明确: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定,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

    4、经以上学习讨论,你觉得本文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新闻有什么不同?

    讨论明确:新闻报道中,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物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这篇文章中作者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作文章的重点来写,字里行间凝聚着个人的情感,也正是这一做法取得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可谓神来之笔。

    六、布置作业:

    “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这位可爱的姑娘会在想些什么呢?发挥你的想象,写200字左右的小作文。

    七、板书

    写作特点:

    1、文字简练、朴实。

    2、视角独特。

    3、多用否定句。

    推荐访问:没有什么 教案 奥斯维辛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优秀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实录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一等奖课件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优秀课件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说课稿教学理念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内容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教学目标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一等奖教案

    Top